第八百四十五章 十三味解郁胶囊(3)-《重振中医》


    第(2/3)页

    所以,我们建议对含量较低活性成分的检测采用灵敏度更高方法比如液质联用法。

    第二点,缺乏对三棱中特征性成分,比如苯丙酸蔗糖酯、甘油酯类成分以及生物碱的定量分析研究。

    第三点,对于三棱挥发性成分主要集中于MS定性检测,需加强对其主要成分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

    刘良朋想了想之后,继续说道。

    “在很多方面,中药配伍环境分析临床上三棱与莪术两者常相须合用。”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三棱-莪术相须配伍的功效物质发现,三棱中的芒柄花素、β-谷甾醇、豆甾醇为活性成分。

    钟院长在建立了同时测定三棱-莪术药对中p-香豆酸、阿魏酸含量的HPLC法,且当三棱-莪术质量比为2∶1时,p-香豆酸、阿魏酸含量最高。

    我们用石油醚提取药对莪术三棱和两单味药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衍生化处理后进行GC-MS分析,发现药对脂溶性成分与单味药存在明显差异。

    除了在三棱与药对中共存的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外,三棱中其余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比如如油酸甲酯在药对中未检测到,而且药对中共有23个新脂溶性成分产生,包括β-榄烯酮等。

    说明三棱与莪术配伍后并不是成分和药效的简单相加,需要深入探讨与配伍前后药效变化相关的活性成分,为三棱Q-marker提供有益的参考。”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分析加工炮制直接影响着药材的成分及药效。”

    “三棱的历代加工炮制方法包括去皮须、去毛、去芦、切片、捣碎、火炮、纸煨、炒炭、醋炙、醋煮、米煮、酒煮、酒炒、乌头炒、干漆炒、面裹煨等,现代临床上三棱一般经净制、切制或醋炙后入药。”

    “当然,我们与麸炒比较,醋炒三棱对家兔血小板体外聚集抑制率最高。”

    “钟院长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黄酮的含量,结果醋炒三棱的含量最高,比生品增加约40%。麸炒三棱的含量最低,比生品减少约50%。

    而另外医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三棱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的含量,发现减压冷浸后切制和醋炒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与清蒸、麸炒相比更高。

    最后,我们采用GC-MS法分析发现,三棱经醋炙、醋蒸后的挥发油含量较生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具体成分种类也有所差异,产生了2个新组分即1,7,7-三甲基-[2,2,1]-2-庚醇乙酸酯和亚油酸乙酯。
    第(2/3)页